于美人:穩定自己的情緒,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


撰文/人本教育基金會

 


明快,直率,是許多人對于美人的印象,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:「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,所以我不打小孩!」篤定的語氣,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,「打小孩?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?」


 


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,于美人說:「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,我當然也被打過,很多的經驗是,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,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,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,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,但是,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,數學就開始變好。」于美人認為,大人打小孩,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,表面上看起來,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,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,這些「大人的意思」到底合不合理?


 


工作量這麼龐大,回到家還要陪兩個小孩,難道于美人不會有受不了的時候?「當然會有,」于美人緩緩的說:「像是兩個孩子一直吵、互不相讓的時候。遇到這種情形,我就是耐著性子和他們談,或者,暫時離開現場。」于美人認為,透過說理,孩子感受到問題被認真的看待,也就不會用激烈的爭吵來博取大人的重視,反而可以很快的化解衝突。「當你很清楚選擇不打,你才有可能去想、去試其他的方法,我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,但這就是我的底限,我絕對不會打小孩。記得有一次,我對兒子大聲說話,兒子就跟我說『媽咪,我不喜歡你這樣大聲跟我講話』──這就是他學會解決問題的表現,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想法、會表達的人嗎?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心事都願意跟我們說嗎?不打小孩,才有機會讓孩子恣意發展他們的生命。」


 


于美人能夠這樣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,得力於她看待孩子成長的角度很特別。她說:「當小孩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跟爸爸媽媽謀合、去試探大人的底限在哪裡、去處理我們在情緒上的互動,小孩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學會其他的事情,那麼,小孩當然要胡鬧!胡鬧,其實是孩子在釋放求助的訊息,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,才會引發那些失序的行為,最後,變成大人自己的困境。」


 


「穩定情緒。」快人快語的于美人,精準扼要的建議所有爸爸媽媽:


「穩定自己的情緒,不打小孩,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。」


 


朱約信:「不打小孩」,是大人的「品格教育」


撰文/人本教育基金會


 


「在電話裡聽到說有個活動要人『試試看』不打小孩!我熊熊聽譕!」有個三年級女兒的音樂創作人朱約信調皮又認真的告訴大家:「怎麼辦?我沒有打過耶!沒有打過要怎麼『試試看』不打小孩?!」為什麼沒打過?他說:「本來就不覺得小孩子可以被「打」啊!」


 


不過小時候的豬頭皮卻曾被父母打得慘烈。他說別人家的故事都是爸爸打孩子,媽媽哭著攔,而他卻是被爸爸媽媽「聯合」起來一起打的!即使當時是因為成績,但被打時他就隱隱萌發一種「人不能打人」的意識,如今,他不再回首往事,只在意將來,「我覺得人呀,長大了,也不要去追究,反而是要去想自己,究竟要當什麼樣的大人?」朱約信說:「人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,來對待另一個人,這不僅是為人父母,也是整個社會,上至總統,下至清道夫都要去努力的事情。」


 


成長過程中,不僅大學時史英課堂上的體罰論辯讓他記憶猶新,長大後的他回想起小時候被爸媽打經驗,更讓他連帶思考到關於能不能用死刑、鞭刑等酷刑來消除犯罪的問題,他說:「我從小就覺得是不行」。而『打不打小孩』這個事情朱約信認為跟夫妻相處、經營公司、選舉、待人處事,都是一樣。重點是人和人之間的對待,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?「雖然事情不會像用說的那樣輕鬆,可是,總要有個想讓這事情來解決的決心或者是善意。」」「這是我們大人也需要的『品格教育』!」朱約信說。


 


那,真的遇到對孩子生氣時怎麼辦?朱約信立刻淘氣笑說:「遇到很多很難的問題,我也都不會呀,就閃開,讓朱太太去解決!」生氣時不要拼命想解釋,越解釋越氣,他說這個「趕快落跑」的學問是很大的,「不要很不禮貌的「噗一咧」就跑走了,要忍住,好好的說:我----(或書店之類的),過半個小時再回來,心平氣和後就好談多了。」


 


自己不打小孩的朱約信,希望每個人也都不要打,「不打就不打,有什麼好試的?」這是他豪爽的邀請!


 


鍾適芳媽媽:北一女、台大不重要,身體健康最重要


撰文/人本教育基金會


 


大大樹音樂圖像負責人鍾適芳從小到大從沒被打過,「我父母甚至連重話都沒對我說過。」鍾適芳認為,體罰與否決定於父母的價值觀,如果父母的價值觀和世俗相仿,認為功成名就才是正確道路,不顧及小孩的興趣才能,只想複製一樣的標準套在小孩身上,就難免會有要求過高,甚至情緒失控、體罰的情形。


 


鍾適芳很幸運有個情緒管理良好的母親,在童年的記憶裡,儘管家中父親、外婆生病,母親每天像蠟燭兩頭燒,忙著照料病人還要照顧小孩,卻從沒發過脾氣,更沒說過重話,「當年沒有親子教育的叢書可以學習,母親總是好脾氣任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發展,我和姐姐都喜歡音樂,週末時母親會帶著我們出外寫生、游泳或是聽音樂會。」鍾適芳回想小學拿到壓歲錢時,母親不僅沒收回,還幫倆姐妹規劃組裝音響,讓她們在家盡情享受音樂洗禮。


 


鍾媽媽不僅不打小孩,還有非常悖於流行的觀念,當成績滿江紅的姐姐被迫到老師家補習時,鍾媽媽會去把姐姐帶走,還對老師說,「我要我的孩子正常生活,每天回家吃晚飯,這才是健康的生活。」鍾媽媽從不強迫姐姐唸書,反而讓她學習吉他、繪畫,發展自己的興趣,現在鍾適芳的姐姐已是知名企業的高級主管,而鍾媽媽卻只是叮嚀她要照顧身體,不要為了公司拖垮健康,對鍾媽媽而言,書讀的不好不代表失敗,財富與名利也不代表成功。


 


鍾適芳認為媽媽的教養方式啟發了她的創意才能,讓她的成長過程充滿「溫暖能量」,看待人事物也不會有負面想法,甚至對於自己的家庭婚姻也有很大的影響,鍾適芳說,「夫妻倆少有摩擦衝突,即使有不如人意的時候,也不會遷怒影響到其他人,儘可能理性平和地溝通。」


 


不打小孩很難嗎?其實父母的價值觀決定了教養的方式,鍾適芳說「按照父母的標準來生活就是好嗎?太多父母忙著炫耀小孩的成就,但這些並非生命中重要的價值。」成長過程絲毫未感受到父母壓力的鍾適芳,始終瞭解媽媽「北一女、台大不重要,身體健康最重要」的道理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abriela0905 的頭像
    Gabriela0905

    Gabriela0905的部落格

    Gabriela09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