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一歲十一個月小孩的發展


 


出版: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


 


孩子到了一歲半至兩歲時候,已經能理解父母的態度了。即使他還不能說話,但父母對他所做的事是否贊成,他可以通過父母的語言、臉色等完全理解。要注意的是,此時孩子已具有了探索求知的要求,不要認為他去摸電線,去拿手錶等僅僅是為了玩。這是他探索的開始,他要瞭解各種物品要摸索,用鼻子聞聞,用嘴巴嚐嚐 ,仔細的檢查。這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認識周圍環境的方式。對他們來說,世界充滿了他剛剛發現的各種新事物。這些發現既可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,也可能是造成孩子意外傷害的原因。但是,既然要保護孩子探索求知的積極性,又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和家用物品的安全,是現實生活中的矛盾。說了過多的『不可以』和『不許動』,對孩子的求知慾不僅僅是挫折,而且是一種壓抑。過多的從孩子手中搶走東西,或者責備,他們可能會得出一種結論:「探索求知是錯誤的認識」,這對他們的未來影響很大,同時,他也會不喜歡父母。


 


因此,要解決這個矛盾,要把重點放在『預防』上,也就是會危險的、容易損壞的東西,都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,要不然,給孩子一塊自由的天地,騰出房間的一部分,院子裡的一個角落,讓他在那裡自由探索他所感興趣的事物而又不會發生任何危險


 


若孩子拿了不該玩的物品,一定要想辦法用另一個可玩的物品去交換,千萬不要硬搶過來。


 


當然,也不是說對孩子一定不能說『不可以』,只是越少越好,如果家長說的『不可以』越少,孩子才會更重視這個『不可以』,也才能從『不可以』中學到不少知識。比如說孩子要去摸帶電電器插座時候,父母必須嚴厲地告訴孩子『不可以』,並且可以藉著語調、臉色來幫助,僅僅是這樣還不夠,對一歲的孩子,還必須用行為來告訴他,即帶他離開摸電插座。這樣他就會知道你認真了,然而,有的孩子還會再去摸電器插座,這時,應該和上次一樣,堅決去制止他。這樣反覆幾次孩子就會明白,那個是真的不能摸。


 


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,連貫性非常重要。如果說的前後不一致,對孩子的某種行為有時說『可以』有時說『不可以』,孩子會不知所措。孩子這時候還太小,必須要我們的幫助和指導,但對孩子的限制要清楚、固定。否則,會損害孩子探索求知的積極性


 


文摘自~「暸解你家的2歲兒」


作者~向秋;台北醫學院畢業,現任小兒科醫生


 


2歲兒的堅守「儀式」


兩歲幼兒,會從某個時期開始,非常注重一天的生活秩序、內容、自己的物品以及物品放的位置等。 一旦內容發生了變化,就很難進行下一步的活動,額爾將幼兒的這種現象稱作『儀式信奉』 ,認為這是幼兒在兩歲半左右會出現的典型特徵。


 


所謂『儀式信奉』,也就是拘泥於各種事物,包括從早晨到夜晚休息的許多事情。例如:早晨穿衣服的順序和方法與平時不同就會生氣;在洗手間洗臉時,如果不按照平常的順序進行,也會不高興。甚至連吃飯時,對碗與湯匙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。


 


但是,一般說來,與早晨相比,夜晚就寢時則顯的更加麻煩。例如:棉被的蓋法、枕頭的放置法、床上布偶的擺置、哄睡的方法,甚至有時成人與幼兒的對答,都必須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。


 


額爾對此的說法是:「這種現象是兩歲幼兒生活中的習慣、規律開始表現出關心,並想要遵守、學習而產生的。如果是由於這樣的原因,就不要隨意地阻止。但是,如果幼兒對這些規律過份地拘泥,也需要給予新的刺激,使他改變心情,讓他感受到新變化的愉悅。」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abriela0905 的頭像
    Gabriela0905

    Gabriela0905的部落格

    Gabriela09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